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行业资讯
生物农药被确定为武汉市重点发展产业
提要:光电子、生物、信息,手握三块高技术产业领域“国牌”的武汉,如今又拿到一块被称之为含金量更高的“国牌”——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简称“综高”基地)。
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对于一个个纷至沓来的“国家级”称号,人们越来越理性。这一次,大家似乎更关心背后的故事及分量。
昨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武汉市发改委分管领导、东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等,围绕公众所关心的焦点一一解答。
昨日,武汉市发改委主任徐进介绍,武汉综合性高技术基地重点涉及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六大领域。计划到2015年,投入一万亿元,武汉高技术产业产值达到6800亿元,而这将占整个武汉工业总产值的45%。
此前,武汉已获得国家光电子产业、国家生物产业和国家信息产业三个专业性基地称号。该基地为全国第七大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之一。
新闻发布会记者四问
一问:“综合性基地”意义何在?
肖安民(省发改委副主任):从项目建设,到专业性基地建设,再到综合性基地建设,是一个地位不断提升的过程。武汉获批综合性基地,说明国家将武汉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纳入了国家重大产业战略布局中。
在全国设定的72个高技术产业基地中,包括武汉在内只有七个是综合性产业基地。此前,已有北京、上海、天津、深圳、西安、湖南长株潭地区等六个城市(地区)获批为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二问:“七强”中武汉有何优势?
徐进(武汉市发改委主任):综合性特色也体现在专业性优势和特点上,在本次规划中,国家发改委首次委托第三方研究机构进行了调查和评审,也给了武汉市充分发掘自身优势的机遇,从而确定了重点发展的六大产业。
一些曾经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产业,如武汉市的生物农药,经调研被认为“在全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领先的水平”。武汉生物产业终于有了新的“地位”,成为紧跟“电子信息产业”之后的第二项重点发展产业。
三问:可获得国家哪些扶持?
徐进:基地获批后,在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实验室的认定方面,国家会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支持,另外还有对一些重点项目的资助、贴息倾斜,如国际资金的应用等。
国家发改委主要是从项目申报、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产业项目建设资金补助等方面,对基地建设给予支持。
截至目前,武汉市共有138个项目已被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总投资94.2亿元,累计争取补助或贴息资金11.6亿元,占全省的70%以上。有包括烽火通信、华农微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武汉华中数控等13家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四问:规划中有哪些重大支撑项目?
徐进:关于重点支撑项目,一共有272个,从目前来讲,武汉市之所以获得综合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授牌,是因为有一定的基础。
我们的一些骨干项目,我可以简要的通报一下。在这次我们为什么是六大产业,而不是八大产业。为什么是这六大,不是其他六大?这都是各方面专家进行反复论证,比较武汉的核心竞争力和现实优势而形成的。
比如说,这次中咨公司专家提出明确意见是,我们在生物产业领域实际有一个产业从研发到生产是遥遥领先的,就是我们的生物农药。以前对我们来讲,我们不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产业或者产业突破,这次权威专家拿出大量数据,我们也有新的认识。我们的生物农药在全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领先的水平。所以我们的生物农药毫无疑问是我们一个非常重大的产业项目。
又比如说,我们现在有自主知识产权红光高新视频,比如说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以及相关产品,比如说4.5代TFT显示器生产线,包括我们的光纤到户、光电子核心芯片技术产业化,抗体药血液制品疫苗的研发及其产业化。比如说心血管类原料药、生物杀虫剂产品等,主要是围绕武汉市具有比较优势的六大高新技术产业里面,我们集聚了一大批项目,而且有些项目我们希望短时间内能够做成全国第一流的产业,相关的信息我们会在武汉市发改委的网站上全面公布,到时请大家在网站上浏览。
名词解释
何为“综高”基地
高技术是对一般传统技术而言的新兴尖端技术。
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是指在高技术产业领域中已初步形成产业优势和具备一定基础的地区,以重点发展具有明确特色和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为目标,逐步形成大规模生产能力和高水平研究与开发能力的特定区域。
解读
重点发展六大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
强化发展光电子产业项目,培育3-5家年总收入过100亿的龙头企业,将武汉发展为光电子产业的前沿阵地。力争实现2010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730亿元,2015年达到2000亿元。
●生物产业
突出发展生物医药和生物农药,实现2010年全市生物产业产值达到210亿元,2015年达到 700亿元,打造“全国领先、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生物技术产业基地。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
实现2010年全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到130亿元,2015年达到600亿元,成为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支撑。
●新材料产业
重点发展新型金属、建筑、生态环保性能源及重大工程急需关键新材料的研制和产业化。实现2010年全市新材料产值达到520亿元,2015年达到1200亿元。
●先进制造产业
重点发展高性能数控系统、大型精密机床、大型冶金装备等设备生产。实现2010年全市新材料产业产值实现540亿元,2015年达到1300亿元。
●高技术服务业
提高以研发与信息服务为代表的高技术服务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比重。实现2010年全市高技术服务也达到220亿元产值,2015年达到8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