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产品展示绿色防控绿色防控

番茄绿色防控综合配套技术

    实施番茄绿色栽培,应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和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从品种选择到合理栽培、从产地环境到药肥使用都要尊重自然、顺从自然,生产出无污染的安全、优质番茄,且能恢复生态平衡,以减少药肥使用量。

一、产地条件
   
1、温度条件
    常年平均气温15.9℃,年平均日照1919.7小时,无霜期约240天。
    2、土壤条件
    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与非茄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可减轻番茄疫病的发生。实行水旱轮作,避免同科蔬菜连作可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积累。
   
3、灌溉条件
    土地平坦,灌排配套,排灌方便。

二、种子及其处理
    1、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抗虫抗逆性强、优质丰产、商品性好的品种,如中蔬4、5、6号,浙杂2、3、5、9号,苏抗1-10号等。
    2、种子处理
    为了防止种子带菌,可放入55℃温水中搅拌浸泡30分钟,取出用清水浸泡4小时-5小时。把浸过的种子装在大碗或小盆里,盖上湿毛巾,保持湿度,每天上下翻动1次-2次,放入25℃恒温箱,可使出芽迅速整齐。

三、育苗
   
1、播种方法
    铺好营养土的苗床,浇10厘米深的水,待水渗下后每平方米床面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克-8克处理,然后把刚发芽的种子均匀地撒在畦面上,覆盖营养土或园艺育苗基质,厚度约1厘米。为促进出苗整齐,可搭小拱棚覆盖薄膜无纺布保温保湿。
    2、畦苗管理   
    出苗后,两片子叶刚展开时,下胚轴最易伸长,为了防止徒长,白天温度控制在20℃左右,夜间10℃—12℃;土壤相对湿度保持80%左右。
    番茄播种后约25—30天,当幼苗长至二叶一心时进行移植,然后搭建小拱棚进行保温保湿促进生根缓苗。注意防霜冻或雪,遇霜冻或雪天,晚上加盖双层薄膜或无纺布等。
    移栽前要据天气情况在适时揭膜炼苗。
   
3、选地、整地与基肥
    3.1  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通透性好,且前茬未种过茄科作物的土地,与非茄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可减轻番茄疫病的发生。
    3.2  整地施肥  每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千克 ,复合肥50千克,将肥料与田土充分混合后做畦,畦宽100-120 cm,高15-20 cm。做好畦铺银黑双色反光膜。
    3.3  定植  株距45cm,每亩栽苗2000株左右,定植后浇足定植水。

四、 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
    移栽后3-4天补浇一次缓苗水。当第二穗果长到鸡蛋黄大小时浇水并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追施46.4%尿素20千克。以后每次追肥均在每穗果座住后进行,每亩追施46.4%尿素20千克。
    2、植株调整
    定植后应及时插架,整枝可采用单干整枝,插架后应随即绑蔓。疏花果每穗留3-4个均匀的果,过多的花蕾小果及时疏掉,及时摘除老叶和病叶,最后果穗上留2片叶摘心。

五、病虫害防治措施
    加强通风管理,实施变温管理,即晴天上午晚放风,使棚温迅速升高, 31℃以上的高温可降低病菌孢子萌发速度,推迟产孢,降低产孢量。当棚温降至25℃以上,中午持续放风,使下午棚温保持在20-25℃,棚温降至20℃,关闭通风口以减缓棚温下降,夜间棚温保持15-17℃,阴天中午也要打开通风口换气。
    加强栽培管理,高畦栽培,定植施足底肥,增强抗病能力。严格控制浇水,尤其在花期,浇水宜在上午进行,发病初期适当节制,防止结露,避免阴天浇水。发病后期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和侧枝集中烧毁或深埋,在番茄蘸花后15-25天摘除幼果残留的花瓣及柱头。
物理防治:
    ①悬挂蓝板以诱杀蓟马,设置黄板诱杀蚜虫、温室白粉虱和美洲斑潜蝇等。②应用频振式诱虫灯可诱杀大量的棉铃虫、烟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③利用害虫具有补充营养的特性,可配置糖:醋:酒:清水=6:3:1:10的比例再加少量敌百虫粉制成的糖浆诱杀小地老虎成虫等,亦可用胡萝卜、甘薯、豆饼等农副产品,经发酵后加入少量杀虫剂或引诱剂取代糖、醋、酒。
生物防治:
    ①利用天敌:释放蜘蛛、瓢虫、捕食螨和捕食性蓟马等防治蓟马;释放瓢虫或草蛉捕食蚜虫和白粉虱;利用姬小蜂的寄生性消灭斑潜蝇等。②性激素的应用:利用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性引诱剂诱杀,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性引诱剂在7~10月使用,每亩放一个诱捕器,内置一个诱芯。各诱捕器间距30米,将诱捕器挂在棚架或木棍上,高出蔬菜30厘米。春秋季每30天更换诱芯一次,夏季每20天更换诱芯一次。③利用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如11.7%菜颗·苏WP、11.7%甜核·苏WP防治鳞翅目害虫,1%苦参碱水剂可防治蚜虫、烟粉虱和美洲斑潜蝇。④利用昆虫生长调节剂(IGRs),调节剂就是通过扰乱昆虫正常的生理机能(例如蜕皮、变态、生殖等)最终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比如卡死克、抑太保、米满、氟铃脲等。
化学防治:
    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采摘前10-15天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可在病虫害发生初期注意消除残枝、叶并及时喷晒合适的杀虫剂、杀菌剂,以防病势蔓延。
    把浸过的种子装在大碗或小盆里,盖上湿毛巾,保持湿度,每天上下翻动1次-2次,放入25℃恒温箱,可使出芽迅速整齐。

六、 收获
    番茄从开花到成熟所需天数,早熟品种约40天-50天,中晚熟品种约50天-60天,采收时应根据产品成熟情况,确定适宜的采收期。
    采收时选择色泽正常、成熟适度、外观光亮,符合本品种固有的特征属性的果实,用番茄剪剪夹果蒂,果蒂不要露出果面,轻摘轻放。采下的西红柿放入竹篮,竹篮要求干净卫生无污染,用布或其他较柔软的物品垫在竹篮底部,以免擦伤番茄表面,影响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