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 > 绿色防控绿色防控
甘蓝是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蔬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更加严格,因此要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一、品种选择
甘蓝栽培一定要选用抗逆性强,适应当地气候环境、耐抽苔、商品性好的早熟品种如中甘11。
二、育苗
无论在塑料大棚或露地定植的甘蓝都在温室内育苗。育苗期一定要考虑气候条件和定植期,控制适宜苗龄及苗态,避免秧苗过大,定植后遇到低温而发生未熟抽苔。
1、苗床准备
应选择在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温室内育苗。营养土用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园田土与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厩肥)按7:3比例混合均匀过筛,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每100kg营养土用药,配成水喷洒后搅拌均匀,覆盖塑料薄膜闷2-3天待用。还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1混合,按每平方米用药8-10与15-30细土混合。播种时2/3铺于床面,1/3盖在种子上。
2、种子处理
常用两种方法处理防治甘蓝种子上常见黑斑病、病毒病、软腐病等,一是温汤浸种,将干种子投入55℃-60℃温水中处理约10分钟,处理过程要不断搅拌,之后再降温到28-30℃浸种4-6小时,淘洗干净后进行催芽;二是药剂处理,用多菌灵加55-60℃温热水消毒15-20分钟,再在温水中浸种5-6小时,防治真菌性病害;用10%磷酸三钠浸种防治病毒病,用1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浸种防治细菌性病害。
3、播种
将营养土铺在苗床内厚约10厘米,浇透水,待水渗下后均匀撒播,然后盖上营养土厚约1厘米,覆盖塑料薄膜。
4、播种后的管理
播种后保持18-20℃温度促其尽快出土。在1-2片叶时间苗一次,间距约1-2厘米。幼苗长到2-3片叶时进行分苗。分苗可移栽到8×8厘米营养钵内,也可按10×10厘米株行距移栽在分苗床内。分苗床营养土准备与播种床相同。分苗后及时浇水,并保持20-25℃温度促进缓苗。缓苗后适当降低温度,白天15-20℃,夜间6℃左右。并根据墒情适当浇水补肥,促进幼苗健壮生长。
壮苗指标:植株健壮、叶片肥厚有蜡粉,5-6片叶,茎粗、节间短、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三、定植
1、整地施肥
甘蓝大都进行地膜覆盖高垄栽培。基肥每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4000kg、磷酸二铵10-15kg,尿素15-20kg,硫酸钾10-15kg。深耕整地作垄,垄高15厘米,行距垄宽60厘米,沟宽40厘米,作垄后覆盖地膜。
2、定植
定植前7天前苗床浇一次透水,2天后切块囤苗。当外界夜间气温不低于7℃,10厘米地温稳定在5℃以上选阴天或傍晚进行定植。定植过早外界气温低,幼苗在较长低温下容易通过春化,而发生未熟抽苔。定植过晚则会延迟结球。定植株距根据品种20-40厘米双行定植。定植密度早熟品种每亩4000-6000株、中晚熟品种每亩2200-3000株。
定植时如有条件应在定植穴浇稳苗水,如无条件应在定植后立即浇一次水,并用土封好定植穴,以提高移栽成活率,促进缓苗。
四、田间管理
1、缓苗期
甘蓝定植后,应根据情况及时浇缓苗水,并进行中耕,尽快促进缓苗。甘蓝定植后常会出现紫苗现象,它与早春低温干旱、定植伤根,吸收能力降低有关。当紫苗转绿时标志苗已缓好。栽培中应量采取措施缩短紫苗时间,如及时浇水1-2次,加强中耕,追施少量氮肥等。
2、莲座期
为使植株壮而不过旺,加速心叶分化,莲座期应控制灌水进行蹲苗。根据品种不同,蹲苗时间:早熟种6-8天,中晚熟种10-15天。蹲苗结束后到莲座中期,浇一次透水,追施速效氮肥每亩15㎏,以后根据苗情及天气状况,再浇水追肥1-2次,并增施磷钾肥。
3、结球期
结球期是结球甘蓝叶球增重最快的时期,结球前期要注意浇水1-3次,并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每亩追施尿素15kg,磷酸二铵10-15kg,硫酸钾10kg、结球后期不再追肥,需控制浇水以免裂球。
五、病虫害防治
甘蓝主要病害为甘蓝黑斑病、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及黑腐病;主要虫害为菜青虫、小菜蛾、蚜虫等。对甘蓝病虫害防治贯彻“以预防为主、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针。
1、农业防治措施
①选用抗病品种,并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进行二年以上轮作。土壤深翻晒土,当年栽培结束后,认真清理病残叶,搞好田间卫生。②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控制田间湿度。③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的0.2%朴海因拌种,或用52℃温水浸种15分钟,晾干后播种。④地膜覆盖高畦垄作。⑤适时播种,调整播种期,如在6月上旬前收割十字花科蔬菜可避开小菜蛾的危害。
2、物理防治措施
①设置黄板诱杀蚜虫、温室白粉虱和美洲斑潜蝇等。②应用频振式诱虫灯可诱杀大量的棉铃虫、烟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③利用害虫具有补充营养的特性,可配置糖:醋:酒:清水=6:3:1:10的糖浆诱杀小地老虎成虫等。④设置50目防虫网,把网棚的四周压紧,不留缝隙,防止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瓜绢螟、豆荚螟等害虫进入棚内,在盖网棚之前要处理一次地下害虫,进出棚时及时关严棚门。
3、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①利用天敌,释放瓢虫或草蛉捕食蚜虫和白粉虱;利用姬小蜂的寄生性消灭斑潜蝇等。②性激素的应用,利用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均可采用性引诱剂诱杀,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小菜蛾性引诱剂在4~6月和9~11月使用,每亩放一个诱捕器,内置3个诱芯;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性引诱剂在7~10月使用,每亩放一个诱捕器,内置一个诱芯。各诱捕器间距30米,将诱捕器挂在棚架或木棍上,高出蔬菜30厘米。春秋季每30天更换诱芯一次,夏季每20天更换诱芯一次。③利用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如11.7%菜颗·苏WP、11.7%甜核·苏WP防治鳞翅目害虫,1%苦参碱水剂可防治蚜虫、烟粉虱和美洲斑潜蝇。
4、化学防治措施
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采摘前30天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可在发病初期根据病虫害种类、农药性质,采用不同的杀菌剂和杀虫剂来防治,同时注意消除残枝、叶,以防病势蔓延。
六、采收
甘蓝采收应适时陆续采收上市。在叶球大小定型、紧实度达到八成时即可采收。采收时应去掉叶球上的黄叶或有病虫斑的叶片,然后按照球的大小进行分级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