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行业资讯
生物农业采用生物农药、绿色防控等非化学方式进行害虫控制 给食品安全带来更多保障
近年来,我国生物产业好似一匹“快马”,年均产值以22.9%的幅度在快速增长,预计今后两三年,年均增速还将保持在20%以上。到2015年,生物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可能比2010年要翻一番。不仅如此,我国生物科研领域也不断取得积极进展。
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在我国不仅初具规模,而且蕴含诱人前景。资料显示,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出现一批年销售额过百亿元的大型企业和年销售额过10亿元的大品种,2011年时就已实现总产值约2万亿元。与这些令人兴奋的数字相比,科学家们正在从事的研发工作,似乎更具有吸引力。更为广阔的生物经济增长空间,还涵盖了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生物服务业等诸多领域。
以生物农业为例,如果采用生物农药、绿色防控等非化学方式进行害虫控制,将会对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以及人们普遍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带来更加可*的保障。生物制造不仅在未来制造业中占很大比重,甚至会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当制造业技术从为传统的工农业生产提供支持转向与生命科学相结合,借鉴生物生长规律发展生物制造业,这不仅可以为提高人类生命质量提供重要支撑,同时还将引发制造业自身的巨大变革。
回顾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发展的历程,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从蒸汽机发明引发的工业革命,到信息技术蓬勃兴起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历史上一次次技术突破所激发的巨大增长潜能,给未来发展注入一次次新的希望。眼下,尽管全球经济备受国际金融危机困扰,但以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和生物产业的即将崛起,极有可能成为后危机时代经济增长的翘楚。面对未来机遇,我们亟需做好准备。尤其是要以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产业内生发展能力为主线,加快构建符合产业成长规律的体制机制,通过培育高附加值生物产业链,不失时机地抢占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这不仅对产业长期健康发展有利,而且对当前转方式、调结构也十分重要。(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