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行业资讯
农资采购应该加大对生物农药的扶持力度 农药残留问题仍待解决
民以食为天,而农药残留问题则是当前无法绕过去的一道坎。日前,一则关于茅台原料基地滥用化学农药的报道,更是再度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按照农药工业“十二五”规划,在2015年,高效、安全、经济以及环境友好的农药品种要占总产量的50%以上,未来,生物农药的商业价值将进一步凸显。但由于存在推广难、杀虫效果反应慢等问题,我国生物农药产业依然发展缓慢。
并不是所有农药都有毒,“虽然这个也叫农药,但其实是一种生物菌。”和常规化学农药不同,生物农药是依靠生物活体或生物体的代谢产物作为农药使用的一类生物群体或代谢物质,“它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化学农药残留是很难避免的。”要解决食品安全这一问题须在源头下功夫,“高毒农药削减,生物农药将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确实如此。早在今年初,国务院就下发《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生物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把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要加快农用生物制品产业化,推动生物农药产品产业化。“相对北美洲、欧洲等地区而言,我国生物农药产业依然表现得差强人意。”唐宏泉介绍,2012年,我国生物农药的产值大约30亿,不到化学农药的十分之一。
在业内人士看来,推广难是导致国内生物农药市场占有率低的根本原因。“农户都想见效快,想一次就把害虫杀死。”相关生物农药专家称,尽管生物农药是世界公认的环境友好型药剂,但由于存在杀虫效果反应慢、使用要求较高等原因,国内大多地区还是依赖化学农药。
此外,在现有科研体制下,生物农药的研究还基本集中在各类科研院校或者与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发的情况。据介绍,我国现有生物农药生产企业超过200多家,但普遍规模较小,而武汉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自成立之初,便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结成了科研战略合作联盟。武汉大学、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中心为武大绿洲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和发展动力。雄厚的科研实力打造了无可挑剔的生防产品。公司产品涵盖水稻、蔬菜、茶叶、棉花、小麦、瓜果、森林和城市卫生害虫防治等多个领域。其中,7项产品为自主创新、世界领先。公司产品绿色环保,高效安全,是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指定使用产品,是全国有机食品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出口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重点推广与首选生物农药产品。在农业部向全国推荐的6个微生物农药中,武大绿洲独占5个。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在政策、资金、投融资等方面予以全面扶持,“在农资采购上,应该加大对生物农药的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