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新闻动态行业资讯行业资讯

从源头控制农药质量到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应用 “标本兼治”政策有效降低农残危害

来源:武汉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编辑:www.wdlz.com.cn    时间:2013-4-2    点击数:

  从本月开始,一项和他们关系密切的国家标准开始实施——农业部与原卫生部联合发布《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新标准彻底解决了之前多个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并存、交叉的问题,实现各项标准的统一。(3月29日人民日报)
  民以食为天。一直以来,食品的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不仅像毒馒头、毒奶粉、毒大米等直接毒害民众健康的“大事”能够引发共鸣,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问题也是民众最关心和质疑的热议问题。
  很多人都有一种现在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严重,“绿色食品”除了自家种,已远处可觅的感慨。而且,农药残留问题管理的“无标”乱象,卖家说按我们的检测标准产品农药残留不超标,买家坚决说检测超标,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更加深了人们的担忧。
  其实,食品农药残留合格率在逐年提高,“2012年,蔬菜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达到97.9%,分别比2002年和2007年提高23.7和4个百分点。”但为什么老百姓的感受与事实有着截然相反的差距?
  这不能不说与国家食品农药残留管理在很多方面存在较多的标准有直接关系。不同部门或高或低的不同检测标准,使食品农药残留也有了不同的“说法”。不言而喻,这对于食品的安全和民众的健康极为不利。
  如今,食品农药残留有了“根本大法”,放之“四海”而皆准。“新标准规定了322种农药在10大类农产品中的2293个限量,基本涵盖了我国的主要农产品。”这样的好处:“有利于规范农民合理使用农药,从源头控制住农药残留,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我们知道造成食品的农药残留,农药是根源,只有农药合格,才谈得上食品的安全。为了从源头遏止农药质量,政府连续多年控制高毒、剧毒农药产品。同时,在销售中,也加强了监控。但在具体操作上,仍然发生了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有了标准,就高枕无忧。
  在严控农药质量、检测“有法可依”的同时,还要对农民施药过程进行正确引导,加强监控。农民种地是以效益为第一位的,成本是一项较大的支出,在选择农药的过程中,农民肯定优先考虑“价廉”产品。“是药三分毒”,尤其是高毒农药的使用,肯定不利于农药残留达标,但,生物药价高,高毒药价低也是不争的事实。
  可喜的是,中央1号文件提出,“启动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补助试点,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应用,不断降低农药残留水平。”从规范食品农药残留标准,源头控制农药质量,加大施药过程指导,到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应用,可以说这些“标本兼治”的政策与措施,肯定有效降低百姓“农药入口”的危害。但好政策执行更关键,在为好政策叫好的同时,让我们拭目以待其成效。(长江网 王继凯)